高考作文跑题?高考作文如果满足不了切合主题这一原则,就不能得到基本分。如果只是偏题,不跑题,书写工整,结构完善,语言优美的话,可以得到35~40分。但是如果文采平平,偏题有比较严重,那么25分左右,完全跑题的,18分左右。那么,高考作文跑题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高考英语作文写跑题一般会扣1519分,最终可得610分。以下是关于高考英语作文跑题扣分的详细说明:
扣分范围:根据江苏省2019年的高考英语作文扣分标准,跑题属于第四档文章,会扣除1519分。
得分范围:由于总分为25分,扣除1519分后,最终得分会在610分之间。
文章质量:跑题文章通常未能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,漏掉或未描述清楚一些主要内容,甚至可能写了一些无关内容。语法结构单调、词汇项目有限,且可能存在一些影响理解的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。
因此,高考英语作文写跑题会严重影响得分,考生应仔细审题,确保文章内容紧扣题目要求。
若为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,写成生命的顽强和传承不算严重跑题,但需紧密结合材料及家国等主题来写。
从命题立意看,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以老舍、艾青、穆旦三位文学大师的话语为引,铺展开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卷,意在引导考生将个人叙事与家国情怀共鸣,思考文明传承中的青年使命。若文章紧扣生命的顽强和传承,同时能将其与家国情怀、文化传承以及青年使命相联系,就符合命题立意。比如可以写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展现出的生命顽强,这种顽强精神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延续至今,当代青年应传承这种精神,为家国贡献力量。
但如果仅孤立地阐述生命的顽强和传承,未与材料所蕴含的家国情怀、文化记忆等内容建立联系,就可能会偏离命题核心,导致得分受到影响。例如只写个人生活中生命的顽强,或单纯介绍某种技艺传承,而没有体现出对土地的热爱、为家国发声等情感,就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误区。
如果存在大面积跑题现象(比如跑题作文在整体阅卷试卷中占2/3),按照评分标准,跑题+语言支离破碎,在2分档(按卷面满分15分来算)。
一般遇到大面积跑题,阅卷组的专家老师们会重新讨论并确定评分标准。比如跑题的作文按照语言给分,跑题在达到档次的语言标准上酌情扣除一定分数(比如2分)。
扩展资料
具体标准:
2分:条理不清,思路紊乱,语言支离破碎或大部分句子均有错误,且多数为严重错误。
5分--基本切题。表达思想不够清楚,连贯性差,有较多的严重语言错误。
8分--基本切题。表达思想比较清楚,文章尚连贯,但语言错误较多,其中有少量的严重错误。
11分--切题。表达思想清楚,文字连贯,但有少量语言错误。
14分--切题。表达思想清楚,文字通顺,连贯性好,基本上无语言错误。
关键看内容,内容要是跑了,高考规定偏题作文得分在39~42分,跑题作文得分低于39分。你写的这篇作文只看题目有点跑,如果能在文中有几句扣题的话,还能得个四十分左右。
高考语文作文满分70分,一类卷(63—70),二类卷(52—62),三类卷(39—51),四类卷(21—38),五类卷 (0—20),如果跑题但是有内容在四类卷,大概20几分,但若是内容空洞有跑题就在五类了。
跑题分两种情况:
1、表达主题较为牵强,则至少扣18分,
2、不切题至少扣26分。
北京201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:
一类卷:42-50分
要求:符合题意、论点明确、论据充实、论证合理、表达得体。
二类卷:33-41分
要求:符合题意、论点明确。论据较充实、论证合理、表达基本得体。
三类卷:25-32分
要求:基本符合题意、论点基本明确、论据较充实、论证基本合理、有少量语病。
四类卷:0-24分
要求:偏离题意、立意不当、论点不明确、内容空洞、语言不通顺、语病多。
高考全国卷作文评分规则:
一、基础等级
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,基础等级的评分,以题意、内容、语言、文体为重点,全面衡量。
高考作文如果满足不了切合主题这一原则,就不能得到基本分。如果只是偏题,不跑题,书写工整,结构完善,语言优美的话,可以得到35~40分。但是如果文采平平,偏题有比较严重,那么25分左右,完全跑题的,18分左右。
扩展资料:
考场作文离题应急指南
如果作文离题了,那对这场考试来说绝对是灾难。要想避免灾难,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审题。确信自己真正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才能动笔写正文。
而且最好把对题目的理解提炼为一句中心句,并确保它出现作文中一个重要的,醒目的位置。写作文时,要时时看看这个中心句,提醒自己在写什么,千万不能信马由缰,脚踩西瓜皮,滑到哪里算哪里。
如果写完后不幸发现自己有些离题(哪怕觉得离题)就要赶紧补救。把写的材料仔细看看,明确出它与中心句之间的关系,并把它明确的揭示出来,统一加在材料的开头或结尾处,最好句式也一样。
以上就是高考作文跑题的全部内容,若为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,写成生命的顽强和传承不算严重跑题,但需紧密结合材料及家国等主题来写。从命题立意看,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以老舍、艾青、穆旦三位文学大师的话语为引,铺展开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卷,意在引导考生将个人叙事与家国情怀共鸣,思考文明传承中的青年使命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